强强关键迈出联手京港据要数素市一步场化
这两天在京港洽谈会上发生了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。11月30日那天,在香港举办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专场上,我亲眼见证了数码港和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(业内简称北数所)签署了一份重量级合作备忘录。说实话,这种强强联手的场面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领域还真不多见。 记得签约仪式上,数码港的任景信总裁和北数所的翟彦杰董事签完字后,现场响起了一片掌声。我当时就在想,这不就是典型的"南北呼应"吗?北京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排头兵,香港则是国际化的重要窗口,两者的结合简直天作之合。 说起来,这个合作最吸引我的是他们要共同打造高价值数据的基础设施。想想看,现在中小企业最大的痛点不就是数据获取难、流通慢吗?这次合作正好瞄准了这个痛点,要解决数据供需对接、安全合规这些"卡脖子"的问题。 数码港主席陈细明在发言时的几句话让我印象深刻:"香港要建设国际数据港,就必须打通数据流通的任督二脉。"这句话说得太形象了。确实,数字经济时代,数据就是新石油,而基础设施就是输送管道。 北数所的范文仲董事长说得也很实在:"现在推动数字经济互联互通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。"我记得2021年北数所成立时就在业内引起轰动,没想到这么快就开始布局跨境数据流通了。 更让我惊喜的是,会上还搞了个揭牌仪式。北京创业黑马集团正式落户数码港,这是内地首家创业板上市的创业服务公司在香港落子。我跟他们数智云科的冯莎莎总经理聊了几句,得知他们要在京港两地建一站式服务机构,这对促进两地数字经济企业交流绝对是大利好。 想想也挺感慨的。从2022年开始,创业黑马在北京打造的"数字人基地"已经服务了110多家企业。现在他们把这种成功经验带到香港,未来可能会催生出更多跨国合作的创新案例。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数字经济的老记者,我觉得这次合作有几个亮点值得关注:一是直指中小企业数据需求痛点;二是着眼跨境数据流通;三是强调安全合规。这三板斧下来,说不定真能为数据要素市场化探索出一条新路。 临走时,数码港的公关负责人冯倩雯还跟我说,后续会有更多具体项目落地。我已经开始期待他们的下一个动作了。一场"数据联姻"背后的战略考量
业内人士怎么看这次合作
不只是签约这么简单
数据要素市场的未来可期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Web3.0时代,KGT如何开辟社交新天地?
- 币圈风云再起:牛市调整期的博弈智慧
- 以太坊为何能在7月成为加密市场的明星?深度解读背后的投资逻辑
- 8月15日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BTC与ETH合约交易全攻略
- V神亲述:以太坊成长路上的那些闪光时刻
- 巨头们的造链运动:Stripe和Circle为何不愿搭便车?
- 加密货币市场风云再起:我们正站在山寨币爆发的转折点上
- 一个90后的币圈逆袭之路:从5万到上亿的血泪史
- 深度剖析:ALT5与WLFI的资本运作背后藏着什么玄机?
- 加密市场狂欢来了!你的钱包准备好起飞了吗?
- 打破特权壁垒:Jarsy如何让普通人也能投资SpaceX这样的明日之星
- 当市场恐慌蔓延时,加密投资者该如何守住心态?
- 狗狗币能否重返0.1美元?市场给出的这些信号值得关注
- 深夜币市观察:以太坊空头再度发力,我们该如何应对?
- 交易者的自我救赎:如何战胜币圈中最危险的5种心理陷阱
- 以太坊王者归来:机构疯狂扫货背后的投资逻辑
- 加密市场的惊魂72小时:BTC还能否扛起大旗?
- 当投资大佬找上门:我们如何在加密世界识破骗局
- 92亿比特币深埋垃圾场12年:一个人的财富救赎与区块链荒诞剧
- 数字金融世界今日看点:从37万亿国债到NFT热潮
- 搜索
-